2019年10月,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个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至此,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
如今,四川、重庆等 “13+1”省区市齐聚一堂,共同讨论西部陆海新通道未来发展。一年多来,兄弟省区市携手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出新招、夯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11月17日,重庆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四川省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等“13+1”省区市口岸部门,在重庆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设合作协议》,明确将在便利化通关作业、加大国际合作力度等方面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由西部省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合作打造的陆海贸易新通道,它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世界各地,比经东部地区出海时间大幅缩短。
此次签署合作协议的“13+1”省区市中,共包括了重庆、甘肃、陕西、四川、新疆、云南、宁夏、内蒙古、贵州、青海、广西、西藏和海南,以及广东省湛江市。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实现对西部12省区市的全覆盖,目的地拓展至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个港口。今年1-10月份,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到发合计3655列,同比增长113%,集装箱累计到发18.32万标箱,同比增长109%。
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四川在怎么做?
四川联合500余家单位 建立物流产业发展联盟
四川加入通道共建机制后,从完善交通物流设施、提升通道运行效能、增强对外经贸合作三方面着力,通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加速建设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前,川渝、川黔、川滇高速公路通道将分别达到13条、3条、5条。同时,四川开辟了涪陵至泸州“散改集”航线,泸州、宜宾至重庆“水水中转”班轮也实现了常态化运行。
班列方面,四川推动成都经钦州至东盟海铁联运班列“天天班”稳定运行,引导货流向主通道聚集。宜宾、内江、自贡、泸州、广安、达州等市均开通了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或至北部湾班列。同时,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联合通道沿线“13+1”省区市的500余家单位,建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产业发展联盟,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